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以用于比较Fe3+ 、I2 、Cl2的氧化性强弱 |
B.乙装置中橡皮管的作用是使水能顺利流下 |
C.丙装置中,若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溶液直至过量,灯光会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 |
D.丁装置用于吸收HCl气体能防倒吸 |
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H2SO4②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A.①③ | B.③ | C.①② | D.②③ |
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 L,质量为20克,此混合气体中C和O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3∶ 7 | B.1∶ 2 | C.4∶ 7 | D.3∶ 4 |
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0.125mol,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g | B.4g | C.9g | D.10g |
0.1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7.1g,这种元素是
A.Na | B.Mg | C.Fe | D.Al |
对K2Cr2O7 + 14HCl (浓) ="2KCl" + 2CrCl3 +3Cl2↑+7H2O,当0.1molK2Cr2O7反应时,可知
A.1.4mol HCl被氧化 | B.转移电子数1.806×1023 |
C.氧化产物为0.3mol | D.还原产物为K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