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 = H2(g) +O2(g) △H =" +241.8" kJ·mol-1
H2(g)+ O2(g) = H2O(1) △H = -285.8 kJ·mol-1
当18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吸热44 k J | B.吸热88kJ | C.放热44kJ | D.吸热2.44 kJ |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Na2O2(s)+CO2(g)===Na2CO3(s)+O2(g)ΔH=-226 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
B.下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ΔH>-452 kJ·mol-1 |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
已知X、M都是中学教材常见元素,下列对两个离子反应通式的推断中,其中正确的是
(甲)XO3n-+Xn-+H+→X单质+H2O(未配平);(乙)Mm++mOH-=M(OH)m↓
①若n=1,则XO3n-中X元素为+5价,X位于周期表第ⅤA族
②若n=2,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
③若m=1,则M(NO3)m溶液和氨水互滴时的现象可能不同
④若m=2,则在空气中蒸干、灼烧MSO4溶液一定能得到MSO4
⑤若m=3,则MCl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生成M(OH)m
A.④⑤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 |
W、X、Y、Z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Y是植物生长所需化学肥料中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1.5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沸点:Z一定高于Y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强于Y |
C.仅由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属于盐类 |
D.W、X、Y、Z都能分别与氯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 |
X、Y、Z、W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X、W的质子数之和为21,由此可知
X |
Y |
||
Z |
W |
A.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ⅤA族
B.Y的氢化物(H2Y)不稳定,100℃以上即可分解
C.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
D.W的非金属性比Y的非金属性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