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
(1)在25℃、101kPa下,16g的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352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已知:H2(g)+Cl2(g)="2HCl" (g)△H=﹣185kJ/mol,E(H﹣H)="436kJ/mol," E(Cl﹣Cl)=243kJ/mol则E(H﹣Cl)=
(3)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H= KJ·mol-1;
②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4)①如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mol NH3放出热量为: .
②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mol N2和3mol H2,达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20%,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则Q1的数值为 ;若在同体积的容器中充入2mol N2和6mol 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Q2 2Q1(填“>”、“<”或“=”)
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有下列组合的混合烃:
①C2H4和C3H4②CH4和C2H6③CH4和C4H4④C2H2和C3H6
其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只有② | B.只有②④ | C.只有②③④ | D.只有①③ |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 B.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后黄绿色变浅 | D.乙烯使溴水褪色 |
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及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砹是有色固体 | B.HAt很稳定 |
C.砹较易溶于有机溶剂 | D.AgAt不溶于水 |
元素A的阳离子与元素B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半径:A<B ②原子序数:A>B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A、①② B、②③④ C、④⑤ D、②⑤
日本的白川英树、美国的马克迪尔米德和艾伦·黑格尔,由于发现了掺杂聚乙炔具有良好导电性而共同获得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以下关于聚乙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体为不饱和烃 | B.聚乙炔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
C.聚乙炔的相对分子量为26 | D.聚乙炔可用于生产导电橡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