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 A |
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 |
确定甲酸钠具有醛基性质 |
| B |
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 C |
向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金属钠 |
确定酒精中混有水 |
| D |
将氯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氯离子 |
下列变化,加入还原剂可以实现的是
| A.Ag→Ag+ | B.Cu→CuO | C.Fe2O3→FeO | D.NO→NO2 |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时,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 试样 |
NaCl溶液(Na2CO3) |
NaCl固体(I2) |
CO2(SO2) |
NaHCO3溶液(Na2CO3) |
| 除杂试剂 或方法 |
澄清石灰水 |
加热 |
NaOH溶液 |
加热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用盐酸清除水垢CaCO3+2H+ = Ca2++CO2↑+H2O |
| B.Fe跟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
| C.澄清石灰水跟稀盐酸: H++OH-= H2O |
| D.碳酸氢钠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HCO3-+OH-=H2O+CO32- |
能大量共存离子组是
| A.Ag+、MnO4-、Na+、Cl- | B.H+、Na+、NO3-、CO32- |
| C.Al3+、H+、I-、Cl- | D.Mg2+、K+、OH-、SO42- |
0.3L 1 mol·L-1 FeCl3溶液与0.1L 3 mol·L-1 KCl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之比
| A.5:2 | B.3:1 | C.2:5 | D.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