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g)+O2(g)2NO2(g) ΔH<0反应中NO2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 、b 、c 、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A+BC+D,在t1时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v表示反应速率,t代表时间),下列有关A、B、C、D的状态叙述正确的是()
A.A、B、C是气体,D不是气体 B.A、B是气体,C、D有一种是气体
C.C、D是气体,A、B有一种是气体 D.C、D有一种是气体,A、B都不是气体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 |
B.鼓入过量空气有利于SO2转化为SO3 |
C.高压对合成氨有利 |
D.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v(正)>v(逆) |
已知可逆反应:2X(g)+Y(g)mZ(g) ΔH="-a" kJ·mol-1(a>0)。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容器,向甲容器中充入2mol X和1 mol Y,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b kJ;向乙容器中充入1 mol X和0.5 mol Y,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c kJ,且b>2c,则a、b的大小关系及m的值域正确的是()
A.a="b" m="3" | B.a>b m≥3 |
C.a>b m≤2 | D.a<b m≤2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4B(g)2C(g)+3D(g)的反应,其中A、B、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4 mol·L-1、0.2 mol·L-1、0.3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
A.c(A)="0.15" mol·L-1 B.c(B)="0.8" mol·L-1
C.c(C)="0.3" mol·L-1 D.c(D)="0.5"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