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时,4 mol A在2 L的密闭容器里分解,达到平衡时,测得已有50%的A分解成B和C,A(g)2B(g)+C(g)。此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4 | B.3 | C.2 | D.1 |
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Y、Z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质量数,Y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
B.Y元素的常见氧化物、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是酸 |
C.Z元素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 |
D.X、Y、Z的最高价含氧酸及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是强酸 |
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的同时,生成3n mol H2
②断开1mol H-H键的同时断开2 molN-H键
③用N2、H2、NH3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A.②④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⑤ |
参照反应Br + H2 → HBr + 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 |
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
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
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
A.3-4-1-2 | B.1-2-4-3 | C.4-2-3-1 | D.3-4-2-1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
B.非极性键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
C.物理变化可能破坏化学键 |
D.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不能导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