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的一种或两种,现将13.8 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得到9克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判断正确的
| A.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 B.肯定有KNO3 |
| C.肯定有Ba(NO3)2,可能有KNO3 | D.肯定没有Ba(NO3)2和Na2CO3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非极性键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
| B.非金属原子及其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
| C.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不能导电 |
| D.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
“绿色化学”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民生要求的是()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
| B.乙烯水化法制得乙醇 |
| C.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备一氯乙烷 |
D.乙烯与氢气反应后,再与氯气光照制备一 氯乙烷 |
已知X元素的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XCln为离子化合物,在该化合物中X元素的微粒的核内中子数为m ,核外电子数为y,则该同位素的符号是:
A.![]() |
B.![]() |
C.![]() |
D.![]() |
有甲
、乙、丙、丁四种金属,把甲、丙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时丙为负极;把乙、丁分别浸入稀硫酸中,丁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大;把甲、乙用导线连接浸入稀硫酸中,甲上有气泡冒出;把丙浸入丁的硝酸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丁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 B.丙>丁>乙>甲 |
| C.丙>丁>甲>乙 | D.丁>乙>甲>丙 |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 A.正、逆反应不再进行 | B.反应物的浓度为零 |
| C.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