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山脉,呈巨大的“几”字形,最后注入_____海。
(2)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 ②是____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实施“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黄河______游成为“地上河”,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但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_______,治理的根本措施是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地的经纬度( 、 )。
(2)图中地理事物名称:① 洲,② 洋。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之一④是____________山,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③ 运河。
(3)亚欧大陆气候特征复杂多样。观察A、B、C三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造成三种气候类型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气候的特征为 。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板块的名称:
① 板块;② 板块
(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中的板块是 板块
(3)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地中海因处在两大板块的________ (张裂、挤压)区域,所以地中海将会不断地 (扩大/缩小)。
(4)尼泊尔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尼泊尔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因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等。
(5)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假设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列举一个正确的避震措施 。
右图为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月。
(2)A、B两地气候资料与北京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地。
(3)A、B两地的降水,相对集中的是 地。
(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 半球、判断的理由是:
读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
(2)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向 流。
(3)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千米。
(4)甲、乙两地更容易形成聚落的是 ,判断理由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球公转方向 。
(2)期末考试期间,地球公转到 点和 点之间。(A /B /C /D)
(3)地球处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北半球的节气为 ,
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极昼/极夜)。
(4)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南半球为 季,湘潭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此日后太阳直射位置 移。(南/北)
(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 位置。(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