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罗马法规定:“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这体现了罗马法(     )

A.奉行疑罪从无原则 B.容易拟害原告利益
C.有很强的证据意识 D.司法制度有待完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你认为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英国的大炮就没有这次大爆炸
B.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C.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大炮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抗战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的侵略。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电讯中的“中国军队获胜”是指()。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下列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①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背景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②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揭开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③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④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共同抗日的战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巴夏礼发回本国的信件中提到:“中国警察渐渐害怕在街上被人看见与外国人在一起,广州籍的仆人们都离开了外国雇主的家。”“联军尽力维持广州的治安:增加了巡逻队、管制交通、关闭一些城门。”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广州被外国人控制,这个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词与相应的历史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反映了近代中国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颂扬了左宗棠率领湘军收复新疆的伟大业绩
C.“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中“割台湾”的协议是在旧历甲午年(1894年)签的
D.“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体现了义和团战士英勇斗争的爱国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