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实行无敌国外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了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的协议。至此,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
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欲望
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
D.赢得备战时间,准备与法西斯斗争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的迫使
C.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政权地位

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它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④它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从近代化角度来看,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进步作用是( )

A.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机,促进工业发展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扩张海外市场

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是通过政党政治的民主方式,但是却建立了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其原因主要是

A.缓解经济危机的需要 B.德国统治阶级的需要
C.人民群众的要求 D.对外扩张的需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