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明初规定盐商必须赴边塞纳粮,由官府酬给盐引,商人持引至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方可贩卖取利,这叫“开中法”。到明中期,开中法逐渐废弛,改行折色制,规定商人只要交纳现银,即可办引行盐。这一变化( )
A.反映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
B.导致“民日贫,财日匮”困窘局面 |
C.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D.严重挫伤了盐商运粮换盐的积极性 |
下图为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合照,据此推断出民国时期的着装特征是()
A.传统保守,等级色彩明显 | B.追求潮流,摒除传统不足 |
C.新旧并存,中西文化融合 | D.阶级斗争,政治意味浓厚 |
下面为我国某年高考的英语题目,该英语卷的考试时间是()
A.1950年 | B.1970年 | C.1977年 | D.2001年 |
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生产资料进口逐渐超过消费资料 |
B.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进口贸易 |
C.中国已经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
D.甲午战争后国内工业有所发展 |
1066 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国之后,遵守对罗马教皇的承诺,将教会法院从传统的民事法院中分离出来,并发布敕令“凡触犯教会法之被告,应到主教所在地而为答辩,并应依教会法,而不得依世俗法院之惯例”。教会法院除管辖宗教事务外,还拥有对婚姻、遗嘱、继承等事务的管辖权。这段史实可以论证()
A.英国法制历史上深受罗马法影响 |
B.威廉一世采用罗马法统治英国 |
C.罗马法影响了英国的《权利法案》 |
D.罗马法通过法学家影响英国法律 |
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认为,巴黎公社这个政治形式,既具有“帝国的对立物”(在初期阶段)即民主共和国的性质,又具有工人政府(资产阶级代表退出公社以后)即社会共和国的性质,具有的“帝国的对立物”和工人政府的两重性。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
A.具有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性质 |
B.追求民主共和,实现社会公正 |
C.推翻君主统治,完善民主政治 |
D.政治体制实行了“议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