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明初规定盐商必须赴边塞纳粮,由官府酬给盐引,商人持引至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方可贩卖取利,这叫“开中法”。到明中期,开中法逐渐废弛,改行折色制,规定商人只要交纳现银,即可办引行盐。这一变化(   )

A.反映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导致“民日贫,财日匮”困窘局面
C.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严重挫伤了盐商运粮换盐的积极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为正定六经文字而镌刻的,因用一种字体书写,又称“一体石”。图为石经的部分残石及拓文。下列围绕石经的说法,有误的是

A.残石上文字的字体应该是隶书
B.反映了东汉学术思想的繁荣
C.有助于研究儒学文献的演变
D.是研究汉代儒学的第一手资料

据统计,两宋时期每一劳动力平均单位产量为1020斤,而11—13世纪的英国,这一数据仅为239斤。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英国推行圈地运动导致了农业生产落后
B.重农抑商比重商主义更有利于农业发展
C.宋代冶铁技术的改进促使了亩产量提高
D.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一度处于领先地位

有科学家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这位科学家

A.提出的理论能正确解释潮汐的成因
B.提出的理论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C.建立的信息网络人人缩小时空距离
D.论证了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下图反映了1920—1940年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解读,该图能说明当时的美国

A.联邦政府为挽救危机放弃自由主义原则
B.联邦预算与国民生产总值同向快速增长
C.政府通过赤字财政反危机的机制创新
D.政府火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恢复发展经济

有学者曾这样评论颁布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某国宪法:这部宪法“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承认‘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却没有明确规定政治体制,而且这部宪法还可以同样适合于君主制。”这反映了当时该国

A.政治派别复杂且各具实力 B.启蒙思想不够充分
C.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 D.容克贵族势力强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