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官吏选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
材料一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 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怠慢神灵和蛊惑青年

 
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注:“时务”是指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有什么特点?并做简要评价。
(2)据材料二,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3)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官吏(公职人员)选拔上的异同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凡尔赛体系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决定了这一体系的不稳定性。图1、图2各反映了哪一对矛盾?除了上述矛盾之外,凡尔赛体系还包含着哪些矛盾?(4分)
(2)图3、图4所示人物有何主要贡献?(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以前,欧洲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
在工业上,与此相同的格局也很明显,因为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
——《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2)材料二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什么历史现象?(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W.E.B.杜波伊斯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7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1 000万人

2 000万人
3 400多亿美元

材料二 (一战使)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 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 115万吨。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征服土耳其主要是依靠印度的人力,但是英国对古老土耳其帝国残存部分的主权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插曲。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它在中东的地位了,从而创造了一个争相弥补的权力真空。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一战产生的严重后果。(3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英、美、日及俄国的影响。(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它(指德国)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法国处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指出英国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反对过分制裁德国。(3分)
(3)在制裁德国问题上,英国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的真正意图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三的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德国领土的变化。(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