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初,朝廷“诏中外臣僚”不得 “赍轻货,邀厚利……与民争利”。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朝廷下诏,令“臣僚之家为商贩者”,只需纳税便可和平常商人一样从事商业活动。宋代政策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A.官员经商现象严重 B.政府对官员控制加强
C.市场秩序遭到破坏 D.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作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材料反映()

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
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
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
D.“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代表
B.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C.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观点表明作者()

A.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 B.站在近代化的角度
C.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 D.站在革命者的角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