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提出问题:在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中,通过电路中a、b、c各点电流之间可能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①按图所示连接电路.
②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通过的电流,填入下表.
③为了防止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重复上面实验步骤.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阻值不同)

序号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30
0.36
0.66

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①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必须     
②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③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      进行的(选填“方法一”或“方法二”).
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A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观察纸板B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4)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 cm,像的大小比物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小张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小张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 (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2
86
90
98
98
98
98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