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道尽人类攀月不得的遗憾。而今,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攀月梦。这说明:()
A.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 |
B.人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
C.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 |
D.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发射升空。在此之前,历时五个多月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征集活动”在北京揭晓,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标志——“月亮之上”折桂。回答8-10题。
|
8.右图顾永江的“月亮之上”由于融合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以
才2007年夏四川、重庆地区暴雨成灾,有人认为 , 此次四川、重庆地区暴雨成灾与三峡大坝蓄水造成水汽蒸发量加大有 关。事实上 , 近几年的监测结果并未发现三峡工程对区域气候造成明显的影响 ,导致四川、重庆暴雨成灾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现象。这表明()
①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可靠
②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胡锦涛在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体现了()
A.认识具有无限性 | B.认识具有反复性 |
C.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 D.真理具有客观性 |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深人人心,许多地方把引进人才作为发展本地经济的关键,但当地也有人认为,引进人才会给本地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因而对此持消极态度。据此回答第4-5题。
4.“把引进人才作为发展本地经济的关键”体现的哲理是( )
A.应分清主次矛盾B.应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应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5.担心引进人才会给本地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不支持引进人才的看法,错误在于( )
A.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B.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没有抓住主要矛盾D.看问题不懂得分清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