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8日,从泉州市假日办获悉,我市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后的第二个国庆黄金周,泉州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29.3万人次,同比增长21.2%;实现旅游收入18.52亿元,同比增长24.3%,均为历次“黄金周之最”。
(1)请分析“黄金周”旅游市场火爆的经济原因。
(2)请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角度,为泉州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提出合理的建议。
回顾过去一年,“新常态”无疑是描述当下中国的关键词之一。进入“新常态”, 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意味着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
注:发达国家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材料一:2002年--2014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可支配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纯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
2002 |
7703 |
6030 |
407 |
2476 |
1834 |
47 |
2006 |
11759 |
8697 |
591 |
3587 |
2829 |
74 |
2014 |
22780 |
15903 |
1141 |
7382 |
5530 |
183 |
注:①2014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
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1)上图和材料一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材料一:200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表
材料二:2014年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公开提到“新常态”后,这一说法逐渐成为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现状的共识,经济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的回稳,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动力的转换,《人民日报》评论指出:面对新常态,我们要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学会适应新常态,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1)结合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生活的经济建设”的有关知识,阐述如何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
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中国提出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同东盟携手合作,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双方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也将为世界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依据。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起草过程
2014年1月 |
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 |
2014年1月27日 |
党中央就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发出征求意见通知 |
2014年2月18日至25日 |
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4个省区市进行调研 |
2014年8月初 |
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
2014年10月23日 |
经反复讨论修改,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 |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起草过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一: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2014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 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材料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强调,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比例都有所提高,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
(1)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经济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