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环境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 |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若将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则该DNA分子利用14N原料经2次复制形成的新DNA分子中,含15N标记的DNA占总DNA数的( )
A.1/2 | B.1/4 | C.1/8 | D.1/16 |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 B.可在核糖体上进行 | C.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 D.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
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A.初级消费者 | B.次级消费者 | C.生产者 | D.分解者 |
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注入的蛇毒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 | B.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
C.特异性免疫、抗体 |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