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R为电阻箱.干电池的工作电流不宜超过0.5A.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电阻箱(限值范围0~999.9Ω);开关、导线若干.
①请根据图1的电路图,在图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实验时,改变电阻箱R的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U,得到如下表所示的若干组R、U的数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电阻R/Ω |
60.5 |
35.2 |
20.0 |
13.7 |
9.9 |
5.8 |
4.3 |
3.5 |
2.9 |
2.5 |
电压U/V |
2.58 |
2.43 |
2.22 |
2.00 |
1.78 |
1.40 |
1.18 |
1.05 |
0.93 |
0.85 |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3所示的 图线.由图象得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③关于这个实验中存在的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各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同学读电压表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本实验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D.如果将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就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省略4个点。
⑴根据 可判定小球做运动.
⑵计算B、C、D、E各点瞬时速度, vB= m/s,vC=m/s,vD= m/s,
vE= m/s.(保留两位小数)
⑶在图乙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
⑷并根据图线求出加速度a= m/s2。
⑸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则交点的的物理意义是
某同学在“研究平拋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拋运动的轨迹,并求出小球平拋运动的初速度.他先调整斜槽轨道使槽口末端水平,然后在方格纸上建立好直角坐标系xOy,将方格纸上的坐标原点O与轨道槽口末端重合,Oy轴与重锤线重合,Ox轴水平,如图13甲所示.实验中使小球每次都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经过一段水平轨道后飞出.依次均匀下移水平挡板的位置,分别得到小球在挡板上的落点,并在方格纸上标出相应的点迹,再用平滑曲线将方格纸上的点迹连成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已知方格边长L=5 cm,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小球平拋的初速度v0=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
A.m=5 g | B.m=15 g |
C.m=40 g | D.m=400 g |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Δt1,Δt2,D,x表示)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一个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内电阻很小。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器材还有:
A.电压表(量程3v)
B.电流表(量程0.6A)
C.电流表(量程3A)
D.定值电阻R0(阻值3Ω,额定功率4W)
E.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5Ω,额定电流为2A)
(1)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序号)
(2)根据实验数据做出U-I图象,如图乙所示,蓄电池的电动势E="_____" V,内电阻r=______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