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
①噬菌体的DNA在细菌体内复制并合成许多蛋白质外壳,组成很多新的噬菌体
②噬菌体把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不起作用
③子代噬菌体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
④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去
⑤噬菌体吸附在细菌上
A.⑤→②→①→④→③ | B.①→⑤→③→④→② |
C.②→④→③→①→⑤ | D.③→④→②→①→⑤ |
狗色盲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机制尚不清楚。右图为某一品种狗的系谱图,“■”代表狗色盲性状。根据右图判断,下列叙述不可能的是( )
A.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B.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C.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D.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能不断分裂,其中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
A.a和e | B.a和b |
C.b和c | D.d和e |
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豌豆杂交,F1的基因型种类及表现型比例为 ()
A.4种,1:1:1:1 | B.3种 ,1:2:1 | C.2种 ,1:1:1:1 | D.4种 ,1:1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