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
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可以对其发挥作用 |
D.此图示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 |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大肠杆菌,经离心后放射性一定不会出现在上清液中 |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萝卜种子,目的是促进种子休眠 |
C.验证生长激素促进骨的生长作用时用幼年狗做实验动物比较合适 |
D.用实验动物小鼠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功能时,实验组注射一定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记为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记为乙)
A.甲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以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
B.乙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
C.甲、乙研究都同意突变和基因重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甲与乙的共同点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自然选择导致的基因频率变化 |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B.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光和产物O2 来自于CO2 |
C.用14C标记CO2 ,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可鉴定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是否存在原癌基因 |
B.切断小鼠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仍能维持体温恒定 |
C.利用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蛋白质的显色反应,一般可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
D.将正常人的尿液和斐林试剂试剂混合,水浴加热后无砖红色沉淀,表明尿液中没有还原性糖 |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
B.在禽流感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
C.ATP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可形成b,其中a为核糖 |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在动植物细胞内为DNA,在病毒内为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