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单色光束射到折射率n=1.414的透明球表面,光束在过球心的平面内,入射角i=45°。经折射进入球内,又经内表面反射一次,再经球面折射后射出的光线,如图示。(图中已画出入射光和出射光).

①在图中画出光线在球内的路径和方向。
②求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α;
③如果入射的是一束白光,问那种颜色光的α角最大?哪种颜色的光α角最小。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光的折射定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三个落地点.


(1)请你叙述用什么方法找出落地点的平均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读出OP=_______________.
(2)已知mA∶mB=2∶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由图可以判断出R是__________球的落地点,P是__________球的落地点.
(3)用题中的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冲量后,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正碰并黏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则:碰撞前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甲、乙两车的质量比m∶m为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在做“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的实验中

(1)安装、调整实验装置和操作的要求有:
①斜槽末端________________;②碰撞前,被碰小球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次实验得出小球落点情况如上图所示,假设碰撞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为______________.

用如图8-6-6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绷紧,且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A球释放后摆动到最低点(初始位置是水平的)时恰好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方向夹角β处,B球落在地面上,地面上铺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α角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

图8-6-6
(1)图中s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_________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测得_________等物理量.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B球的动量:pA=_____,pA′=_________,pB=_______,pB′=_________.

某同学用图8-6-4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8-6-5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图8-6-4图8-6-5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______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___________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