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组别 |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
结果 |
|
| |
NaCl |
茉莉酸 |
|
| ① |
+ |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 ②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 ③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
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蘑菇
| A.①② | B.③⑤ | C.②③ | D.①③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
|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
|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 B.兔的长毛与短毛 |
| C.家鸡的长腿与毛腿 |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
用有放射性的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
| B.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
| C.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
| D.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
如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 A.有无膜结构 |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
| C.有无色素 | 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