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化学家设计出以甲烷等碳氢化合物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为燃料的传统电池。燃料电池使用气体燃料和氧气直接反应产生电能,其效率高、污染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利用方式。

(1)用KOH溶液做电解质,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a是电池的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3)标准状况时,通入甲烷1.12L,理论上通过导线的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工业上利用焦炭在石灰窑中燃烧放热,使石灰石分解生产CO2。主要反应如下:
C+O2→CO2①, CaCO3→CO2↑+CaO②
(1)含碳酸钙95%的石灰石2.0 t按②完全分解(设杂质不分解),可得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m3。
(2)纯净的CaCO3和焦炭混合物m g在石灰窑中完全反应,所得CO2的物质的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净的CaCO3和焦炭按①②完全反应,当窑内配比率=2.2时,窑气中CO2的最大体积分数为多少?(设空气只含N2与O2,且体积比为4∶1,下同)
(4)某次窑气成分如下:O2 0.2%,CO 0.2%,CO2 41.6%,其余为N2。则此次窑内配比率为何值?

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标准状况)。
(3)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碳酸氢钠共_____________mol。

烯烃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醛或酮,例如:

一种链状单烯烃A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B和C。化合物B含碳69.8%,含氢11.6%,B无银镜反应。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可得到能使溴水褪色且只有一种结构的物质E。G的分子式为C7H14O2。有关转化关系如下;

(1)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下列是有机化合物A的转化过程:

(1)若D在一定条件可以氧化为B,则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有 X、Y两物质与A是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也能发生上述转化。
①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②若B,D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Y的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3)若 Z与A为不同类别同分异构体,并且具有下列性质:
①Z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②Z不能使溴水褪色;
③1摩尔Z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以生成1摩尔H2;
④Z分子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二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现象)。
则Z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2NO+2CO  2CO2+N2;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mol·L-1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CO)/ mol·L-1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是________ 反应(填写“吸热”、“放热”)。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度v(N2)=________。
(3)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4)假设在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________。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