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选修四教材中的数据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独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就能判断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
B.利用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相对大小可以判断其相应可溶性盐的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
C.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可以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 |
D.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 |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物质酸性(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给出(接受)质子能力的大小。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Na + 2H2O=2NaOH + H2↑是酸碱反应 |
B.ClO-+ H2O![]() |
C.碱性强弱顺序:ClO—>OH—>CHCOO— |
D.HCO3-既是酸又是碱,NH3既不是酸又不是碱 |
某溶液中存在XO3―,且X为短周期元素,则一定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H+ SO42― I― | B.Na+ Ca2+ CO32― Al3+ |
C.Na+ K+ Fe2+ H+ | D.K+ SO42― Cl― CO32― |
今有两种正盐的稀溶液,分别是a mol/LNaX溶液和b mol/LNaY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b,且![]() ![]() |
B.若a=b,且![]() ![]() |
C.若a>b,且![]() |
D.若等体积混合,且![]() ![]() |
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 = LiNH2+ Li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氨基锂(Li2NH)中N的化合价为-1 |
B.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
C.Li+ 和H— 的半径相同 |
D.该反应中氢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氧根离子 |
B.1L 1 mol·L-1的盐酸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6.02×1023 |
C.1 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
D.标准状况下,一定量的铜与硝酸反应后生成22.4 L NO、NO2、N2O4的混合气体,则被还原的硝酸的分子数大于6.02×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