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 g/cm3)配制100 mL 1.0 mol·L-1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 100 mL量筒 B 托盘天平 C 玻璃棒 D 50 mL容量瓶 E 10 mL量筒 F 胶头滴管 G 50 mL烧杯 H 100 mL容量瓶
(1)需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2)实验时选用的仪器有 (填序号)
(3)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低的是 (填序号)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4)在容量瓶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液润洗 |
C.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托盘的滤纸上,准确称量并放入烧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 |
D.将准确量取的18.4 mol·L-1的硫酸,注入已盛有30 mL水的1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
E.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
A、B、C、X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若A、B、C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将C加到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X产生。
(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将X通入水玻璃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自然界中存在B、C和H2O按一定比例结晶而成的固体。取一定量该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得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为0.5 mol/L。若取相同质量的固体加热至恒重,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g。
(4)写出区分B、C溶液的一种实验方案
(4分)已知X和Y是短周期元素中的不同族单质,W、V是化合物,他们有如下反应(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反应条件均略去): X+W Y+V
试写出符合上述题意并满足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Y是IA族的单质;
(2)Y是IVA族的单质。
(10分)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SO2、Na2SO3、H2SO4、CuSO4这4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①配平上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入方框中。
②其中氧化剂是,若反应中有5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单质是mol。
(3) 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
A.BaSO4 | B.FeS | C.BaSO3 | D.S |
(4)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课本上解释为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则发生了钝化
I.已知:TiO2(s)+2Cl2(g)=TiCl4(l)+O2(g)△H=+140kJ·mol-1
2C(s)+O2(g)=2CO(g)△H=-221kJ·mol-1
写出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II.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则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2v正(NH3)=v逆(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III.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的一极通入O2和CO2,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另一极通入丙烷,电极反应式为;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填“正”或“负”)极。
IV.如图装置所示,C、D、E、F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⑴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⑵现用丙装置作“铜的电解精炼”,则H应该是。(填“纯铜”或“粗铜”)。
⑶上图甲装置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 Cu(OH)2后,恰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则乙装置中,若不考虑Cl2的溶解及与碱的反应,此装置共产生气体L(标准状况)。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A的一种原子中,质量数与质子数之差为零。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E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是____________,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与E形成的化合物E3C属于________晶体(填“原子”、“离子”或“分子”);
(3)由A、D、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E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甲 + H2O → 丙 + 丁。若甲是由N和Cl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丙具有漂白性。则甲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丁与H2O有相同的电子总数,则丁的电子式为。
(6)与D同主族上下相邻的元素M、N,原子电子层数M>N>D,三种元素氢化物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