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实验操作简便、科学且成功的是( )
A.将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注入浓硫酸中制备乙酸乙酯 |
B.将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变黑后,插入乙醇溶液中铜丝又恢复到原来的红色 |
C.往试管中注入2mLCuSO4溶液,再滴几滴NaOH溶液后,加入乙醛溶液即有红色沉淀产生 |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检验是否水解 |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HCO3一、OH一 | B.Na+、H+、SiO32一、CO32一 |
C.MnO4-、K+、Cl-、H+、SO42一 | D.Na+、SiO32一、OH一、Cl一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SiO32一 + CO2+2H2O= H2SiO3↓十HCO3一 |
B.烧碱溶液腐蚀玻璃: SiO2+ 2OH一= SiO32一+ H2O |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 CO32一+2H+= CO2 ↑+ H2O |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2—+2H2O ="=" 4OH-+O2↑ |
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 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A.3.38 g | B.4.58 g | C.4.16 g | D.4.41 g |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
B.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大量的热,高温是推动飞船飞行的主要因素 |
C.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可以置换出氧气 |
D.在反应中NH4ClO4仅起到氧化剂作用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 |
B.澄清石灰水与过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 |
C.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 Cu+2Na+ |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