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K+、Al、HCl | B.Cl2、S2-、HNO3 | C.Na2O2、Na、Fe2+ | D.O2、SO2、H2O |
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
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 |
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
D.实验室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
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mol/L的Na2CO3溶液100mL,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A.暴露在空气中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时间太长 |
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 |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D.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烧杯未干燥 |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钠块,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
B.溶液的pH不变,有氢气放出 |
C.溶液中的Na+数目减小,有氧气放出 |
D.溶液中的c(Na+)增大,有氢气放出 |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
C.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置换出金属铜 |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
物质X是某反应中的生成物,其质量变化为先增大、后减小,下列各操作中指定物质数量变化符合此特征的是
A |
B |
C |
D |
|
操作 |
向AlCl3溶液中通入NH3 |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石灰水 |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
向KBr溶液中滴加稀氯水 |
X |
Al(OH)3 |
Na2CO3 |
NaCl |
Br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