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有一些散落的纸片,上面写有下列内容,请你来帮忙整理:
纸片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纸片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当从此完全废止。”
纸片三:“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纸片四: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请回答:
(1) 请整理一下,上述纸片分别应该放在哪个文献档案里?(注意顺序)
(2) 纸片一所属的文献颁布于何时?由什么机构颁布?确立了何种政治制度?
(3)纸片二所属的文献是哪个机构颁布的?有何意义?
(4)纸片四所属文献确立了一种怎样的原则?
材料一:到19世纪中叶,工业化传播到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和美国……到了19世纪后期,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工业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
——(美国)杰弗里·本特利、赫伯特·去齐格勒著《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
材料三:工业化时期,主要国家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请回答:
(1)现代工业文明是从哪个国家开始向外传播的?根据材料一,说说工业化传播的意义。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发明的广泛应用促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该发明将人类社会带入什么时代?图二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图一和图二的关系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化时期城市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以上问题的分析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遭受着沉重的剥削、压迫,生活极其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国内市场的扩大受到严重限制;同时,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适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
材料三: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
棉花加工(吨) |
冶铁(吨) |
1861年 |
30951 |
327610 |
1891年 |
171994 |
992210 |
材料四:“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材料二中1861年改革后的“俄罗斯特殊性”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指什么?
(3)材料三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1861年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为什么说“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你觉得今天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7—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巨变,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请你参加以 “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 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 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新航路开辟以后,……大量金银财富进入欧洲。
材料二:“1640年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他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社会新政治制度。”
材料三: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四: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相继在欧美国家和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影响?
(2)材料二中“旧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 英国的哪一部文献为其“新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材料三中经济角度的“英国之欧洲”是在哪一个事件后开创的?思想文化角度的“法国之欧洲”又指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欧美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志们!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德寇背信弃义的进攻,及其强迫我们进行的战争,造成了威胁我国的危险。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莫斯科的门前。”
——斯大林
材料二: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
(1)材料一中斯大林的讲话发生在哪一年?此时苏联正在进行哪一次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战役?
(2)材料二中被罗斯福赞扬为“二战的转折点”的是哪一次战役?斯大林盛赞的“登陆战役”指的是什么?
(3)在对德作战中,苏、美、英同属于哪一个国际组织?这一组织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漫画中的 “三巨头”同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哪一帝国主义集团?会议中德国最终签订了哪一和约?
(2)据材料二,指出会议主要是为了解决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列强在这次会议中签署的共同侵略中国的条约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两次会议最终形成了怎样的新的殖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