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H大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相对强弱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荷兰科学家Henk Van Lubeck引入了酸度(AG)的概念,即把电解质溶液中的酸度定义为c(H+)与c(OH一)比值的对数,用公式表示为AG=lg [c(H+)/c(OH一)] 。常温下,在AG=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Ca2+、K+、Cl-、SO32- |
| B.NH4+、Fe2+、 I一、SO42- |
| C.Na+ 、K+、ClO-、S2- |
| D.Na+、S2O32-、AlO2-、K+ |
一定量碳酸氢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在密闭体系中充分加热后,排出气体,固体残留物不可能是
| A.NaOH和Na2CO3 | B.Na2O2、 NaOH和Na2CO3 | C.NaOH | D.Na2CO3 |
下列物质与其用途完全符合的有()条
①Na2CO3—制玻璃;②SiO2—太阳能电池;③AgI—人工降雨;④NaCl—制纯碱;
⑤Al2O3—焊接钢轨;⑥NaClO—消毒剂⑦Fe2O3—红色油漆或涂料⑧MgO—耐火材料
| A.4 | B.5 | C.6 | D.7 |
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关于颜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黄色②淀粉溶液遇碘离子——蓝色
③溴化银见光分解——白色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红色
⑤新制氯水久置后——无色⑥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淡黄色
⑦Fe3+离子遇苯酚——紫色⑧石蕊试液中通二氧化硫气体——无色
| A.①②③⑧ | B.①④⑤⑦ | C.②③④⑥ | D.④⑤⑦⑧ |
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致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亚硝酸钠的反应方程式是:MnO4- + NO2- +
→Mn2+ + NO3- + 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NO2-被还原 |
|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小 |
| C.生成1molNaNO3需要消耗0.4molKMnO4 |
D. 中的粒子是OH- |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 L CH3CHO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
| B.56g铁与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
| C.常温常压下,由6 g NO2和40 g 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原子总数约为3×6.02×1023 |
| D.80 g NH4NO3晶体中含有NH4+小于 6.02×102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