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
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
D.假设通入的 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 1∶1 |
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在食盐中加适量乳酸锌以防止儿童缺锌
B.用聚氯乙烯(PVC)材料作为食品保鲜膜
C.制作膨化食品时可加入过量的膨松剂硫酸铝铵
D.加工香肠时可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使其呈现亮红的颜色
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关系密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进行填埋处理 |
B.少量钠、钾要在干燥的试剂瓶中保存妥善保管 |
C.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主要是减少使用、加强回收和再利用 |
D.为了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
实验室用4molSO2与2mol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
2SO2(g)+O2(g) 2SO3(g);△H=-197kJ/mol,当放出315.2
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
A.40% B.50% C.80% D.90%
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
2Hg(l)+O2(g)=2HgO(s)△H=-181.6kJ·mol-1
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
A.-259.7 kJ·mol-1 | B.-519.4kJ·mol-1 |
C.+259.7 kJ·mol-1 | D.+519.4kJ·mol-1 |
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P4(白磷,s)+5O2(g)=P4O10(s) ΔH=-a kJ/mol
4P(红磷,s)+5O2(g)=P4O10(s) ΔH=-b kJ/mol
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
A.a<b | B.a=b | C.a>b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