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 (式量为392),该晶体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1)为洗涤(NH4)2SO4·FeSO4·6H2O粗产品,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
A.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无水乙醇洗
C.用30%的乙醇溶液洗
D.用90%的乙醇溶液洗
(2)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称取a 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浓度为c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mL |
25.52 |
25.02 |
24.98 |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的该产品纯度为 (用字母ac表)。上表中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填符号)。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D.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浓度降低
(8分)根据下图提供的仪器装置,完成提纯并测定Na2CO3样品纯度(其中只含NaHCO3杂质)的实验。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仪 器 及 装 置 |
![]() |
![]() |
![]() |
![]() |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测定Na2CO3样品中的NaHCO3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
(1)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接_________接_________接_________。(写序号)
(2)完成实验一尚缺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应从装置⑤的_________端进入。(写字母)
实验二:测定经实验一后的固体物质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
(4) 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接_________接_________接_______(写序号)
(5)当实验一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为a mol,当实验二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为b mol。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纯度的实验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理论值比较,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若要使实测值更接近于理论值,该实验应怎样改进?_____(用文字简要说明)
(6分)(1)用18.0 mol/L H2SO4配制100 mL 1.00mol/L H2SO4,则需要的实验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以外还应该有:______
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填序号)____
①定容是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
④容量瓶盛过H2SO4溶液,使用前未洗涤
(2)在容量瓶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2㎝处,再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摇匀
用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请仔细分析三套装置,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个装置中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B的试管中还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装置A、C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3)B、C装置已连接好,并进行了气密性检验,也装入了合适的药品,接下来要使反
应开始,对B应进行的操作是,对C应进行的操
作是;
(4)A中存在加装药品和及时密封的矛盾,因而在实验中
易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l-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夹持仪器没有画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在烧杯里的液面倒扣一个漏斗,其目的是▲。
(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事先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3)有同学拟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CH2CH2CH2CH3”,来确定副产物中是否存在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请评价该同学设计的鉴定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答:▲。
(4)为了进一步提纯1-溴丁烷,该小组同学查得相关有机物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1-丁醇 |
-89.5 |
117.3 |
1-溴![]() |
-112.4 |
101.6 |
丁醚 |
-95.3 |
142.4 |
1-丁烯 |
-185.3 |
-6.5 |
则用B装置完成此提纯实验时,实验中要迅速升高温度至▲收集所得馏分。
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 + Ca(OH)2CaCl2 + 2NH3↑+ 2H2O
(1)A中的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A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气体(只填一种);
(3)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4)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填“C”或“D”);
(5)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填“F”或“G”);
(6)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人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7)2010 年 11月9日晚,我省一冷冻厂发生氨气泄漏事件,500 多居民深夜大转移。假如你在现场,你会采用什么自救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