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用菱锰矿(MnCO3)[含FeCO3、SiO2、Cu2(OH) 2C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二氧化锰,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
Mn(OH)2 |
Fe(OH)2 |
Fe(OH)3 |
Cu(OH)2 |
开始沉淀时 |
8.3 |
6.3 |
2.7 |
4.7 |
完全沉淀时 |
9.8 |
8.3 |
3.7 |
6.7 |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
回答下列问题:
(1)含杂质的菱锰矿使用前需将其粉碎,主要目的是 。盐酸溶解Mn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向溶液1中加入双氧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将MnCl2转化为MnO2的一种方法是氧化法。其具体做法是用酸化的NaClO3溶液将MnCl2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Mn2++2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MnCl2转化为MnO2的另一种方法是电解法。
① 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② 若直接电解MnCl2溶液,生成MnO2的同时会产生少量Cl2。检验Cl2的操作是 。
③ 若在上述Mn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n(NO3)2粉末,则无Cl2产生。其原因是 。
已知A、B、C、D分别是Na2SO3、HCl、BaCl2、AgNO3四种物质的水溶液中的某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反应的情况如下:
注:↓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不反应。
A |
B |
C |
D |
|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①写出A、B、C、D的化学式A B C D
②写出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立即变蓝,这是因为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从以上实验可知ClO-、I2、SO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填空。
取0.55 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5mol/L的盐酸50mL置于图3-4所示的装置中
进行反应和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1)图3-4装置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装置中还存在的错误有____________,这种错误会造成最高温度读数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
(2)大烧杯杯口若不盖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将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假定0.5mol/L的盐酸和0.55mol/L的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C J/(g.℃)反应前的温度为18℃,反应后最高温度为t℃,则中和热的计算式是△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改用60mL 0.5mol/L的盐酸进行实验,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则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小”或“相等”),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相同”)。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编号 |
C(HA) (mol·L-1) |
C(NaOH) (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2 |
0.2 |
pH=a |
乙 |
c |
0.2 |
pH=7 |
丙 |
0.2 |
0.1 |
pH > 7 |
丁 |
0.1 |
0.1 |
pH=8 |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 (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_____(填“是”或“否”)。
(3).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________酸(选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c(Na+) 、c(A-) 和c(HA) 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作近似计算):
c(Na+)与c(A-)的浓度差为________mol·L-1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1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25.00mL(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mol·L-1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mL,注入锥形瓶中,滴入指示剂。 |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 |
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E→C→D→→→→F;
②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3)如有1mol/L和0.1mol/L的NaOH溶液,应用0.1mol/L的NaOH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_(选填“甲”或“乙”)中。
(5)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H2SO4溶液浓度(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