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B(g) 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容积 |
0.5 L |
0.5 L |
1.0 L |
温度/℃ |
T1 |
T2 |
T2 |
反应物起始量 |
1.5 mol A 0.5 mol B |
1.5 mol A 0.5 mol B |
6.0 mol A 2.0 mol 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 mol·L-1·min-1
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 mol A、1.5 mol 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呈酸性的雨水就是酸雨 | B.“雷雨肥庄稼”符合科学道理 |
C.雾和雾霾都属于气溶胶 | D.白色物质引起的污染叫白色污染 |
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相等 |
B.生成的铝的化合物的物质的量相等 |
C.消耗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
D.相同条件下,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
下列所给粒子间的数量满足2:1关系的是
A.氧化钠中的氧离子和钠离子 |
B.二氧化硅中的硅原子和氧原子 |
C.过氧化钠中的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 |
D.碳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
必须通过加入其它试剂才能鉴别的一组无色溶液是
A.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 B.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
C.偏铝酸钠溶液和稀硝酸 | D.碳酸钠和稀硫酸 |
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υ正=υ逆=0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
D.达到化学反应平衡后,改变条件当υ正>υ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