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提及新疆歌舞,人们肯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不论舞姿、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民族、任何参与者都可以尽情舞蹈的麦西来甫。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群众传统的聚会活动,一般由歌舞、游戏和“惩罚”三个环节组成。“惩罚”环节会对无故迟到、早退等破坏聚会秩序的人进行“审讯”和“惩罚”。维吾尔族有句古老的谚语:要当学者进学堂,要学做人去麦西来甫。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麦西来甫的文化功能。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消费物价连续下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为刺激居民消费,鼓励企业投资,扩大内需,进而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中央银行自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
(1)分析说明材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什么职能?
(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材料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要把扶贫开发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做出不懈的努力。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针对目前贫困地区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财政扶贫资金落实到贫困乡、村,重点用于对其改变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二:在今天,我们所缴纳的每100元税款中就有17.6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有14.7元用于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8.7元用于改善治安状况,有3.7元用于资助他人,还有用于国防建设、科学技术研究、卫生事业等。作为纳税人,我们是光荣的建设者,同时,我们又时时刻刻享受着纳税所带来的文明、安宁和幸福的生活环境。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的?
(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我国税收有哪些作用?

根据材料,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名人名言】
邓亚萍在英国留学期间,看到一些留学生在言行举止上,时常流露中鄙视自己同胞的情绪,她说:“记住,你永远是中国人!”“在外国人眼里,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爱国,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你们的文化素质都很高,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在一次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外国记者在采访姚明时说:“你现在是NBA状元了,那么多NBA球员都选择不打世锦赛,都选择去休假,去为自己的未来计划。你为什么偏要来打这个锦标赛?”姚明当时一点都没有犹豫,说:“Because I am a Chinese player!”
“神舟”五号完成历史性的首飞返回中国大地时,杨利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飞船运行正常,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1)他们三人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镜头回放】
西南大旱、玉树强震、东北暴雪、长江流域洪水、西北沙尘、“甲流”横行……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灾情,各级党和政府处变不惊,沉着应付,号召全体人民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使各种突如其来的灾难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
(2)为什么在各种困难面前,我们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面向未来】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在做好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决定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3)作为青年学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尽管中美两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但两国在经济基础、历史发展、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国家结构、政权管理形式等方面却存在很大的不同。
请比较中美两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的主要差异。

综合探究题(12分)
材料: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 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随着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低碳经济”开始成为热门话题。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为此,国家将通 过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等一系列措施,淘汰一批炼铁、炼钢、水泥、焦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并逐步关停并转一批小火电机组。与此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等。
(1)材料体现了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6分)
(2)材料体现我国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4分)
打造低碳生活,人人有责,人人有益。其精髓在于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使之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家庭的自觉行动。打造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3)结合生活实际,请你推荐一种符合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