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这表明( )
|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
| 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 |
|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
|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
《十二铜表法》,是原先各项习惯法的汇编,因其刻在12块铜表上而得名,是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它主要是为了解决
| A.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 | B.奴隶与自由民的矛盾 |
| 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 D.外邦人与罗马人的矛盾 |
《全球通史》写道:“他们(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法律”是指古代罗马的
| A.习惯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
与以下图片相关的制度出现在
| 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
| 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 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
在下列古雅典的候选名单中,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 A.①② | B.① | C.③ | D.④⑤ |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星星之火”喻指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B.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 |
| C.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