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依次选取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的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 B.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 |
| C.新式教育使女性思想解放 | D.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
|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 |
|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请根据《中国古代南北方战争比例变化表》,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
| 先秦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 |
宋辽金 |
元明 |
清 |
|||||
| 北方 |
87% |
76% |
61% |
68% |
50% |
29% |
26% |
||||
| 南方 |
13% |
24% |
39% |
32% |
50% |
71% |
74%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下列有关“改土归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雍正时,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改变了西南地区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局面 |
| B.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地区有限,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 |
| C.“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 |
| D.明清两代都实行过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
下列表述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其他几个的是
| A.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
| B.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富绅,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
| C.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
|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皆本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