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其中曲线走势与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是
A.①表示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 |
B.②表示ⅦA族元素的熔点 |
C.③表示Na+、Mg2+、Al3+的半径 |
D.④表示第三周期元素的单质的熔点 |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镁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镁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 | B.4:1 | C.2:3 | D.2:5 |
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Z可能是
① N2、NO、NO2② AlCl3、Al(OH)3 、NaAlO2
③S、SO2 、SO3④ NaOH、Na2CO3、NaHCO3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2 mol·L-1 H2SO4溶液 | B.18 mol·L-1 H2SO4溶液 |
C.6 mol·L-1 KOH溶液 | D.3 mol·L-1 HNO3溶液 |
在1 L 1mol•L-1的氨水中( )
A.含1 mol NH3分子 | B.含NH3、NH4+之和为1 mol |
C.含1 mol NH3•H2O | D.含NH3、NH3•H2O、NH4+之和为1 mol |
将Cu放入0.1mol/LFeCl3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Fe3+与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3,则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 B.3:8 | C.4:3 | 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