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在0.2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1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3H2O Al(OH)3↓+3H+ |
| B.b~c段,加入的Na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
| C.c`~d段,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NaOH===Na++OH- |
| D.d~e段,发生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 |
元素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1npn+2,则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9 | B.10 | C.17 | D.18 |
元素X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含这种元素的阴离子可能是
| A.XO32- | B.XO3- | C.XO42- | D.XO4- |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2 | B.H2S | C.NCl3 | D.PCl5 |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
|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 |
| C.用硝酸铜溶液代替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不能观察到同样现象 |
| D.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 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