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A.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
B.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
C.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
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 |
下列有关二倍体生物的论述,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是()
A.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基因均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
B.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恢复为成对状态,基因恢复为成对状态 |
C.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
D.在生物体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 |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则说明该种群在进化 |
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叙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 |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
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
A.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 |
B.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达 |
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性状 |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
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另一条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22% | B.23% | C.24% | D.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