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具有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或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或b)的家庭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B.Ⅲ2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
C.如果Ⅳ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Ⅲ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
D.若从第Ⅲ代个体中取样获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Ⅲ2、Ⅲ3和Ⅲ4 |
现有甲、乙、丙、丁、戊五株豌豆,如对其杂交,统计后代的数量如下(黄色、圆粒为显性):
后代表现型 亲本组合 |
黄色 圆粒 |
黄色 皱粒 |
绿色 圆粒 |
绿色 皱粒 |
甲×乙 |
8![]() |
28 |
94 |
32 |
甲×丁 |
78 |
62 |
68 |
71 |
乙×丙 |
0 |
0 |
113 |
34 |
丁×戊 |
0 |
0 |
49 |
51 |
在甲、乙、丙、丁、戊中,表现型相同的有
A.甲、丙 | B.甲、戊 | C.乙、丙、丁 | D.乙、丙、戊 |
如图为一个家庭系谱图(相关基因用T、t表示)。从图中可以判断出4的基因型为
A.TT | B.tt | C.Tt | D.TT与tt |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YYRR和yyrr,(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的F2中,在新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2总数的
A.6/16 | B.1/3 | C.10/16 | D.2/16 |
用具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
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 |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
基因型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比例 |
1 |
1 |
1 |
1 |
2 |
2 |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 B.TtSs×TtSs | C.TtSs×TTSs | D.TtSS×Tt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