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l和图2。

(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          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                    
b.                    
Ⅱ.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人,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3)Ⅱ3是杂合体的机率是
(4)Ⅲ?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下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
(2)F1红果的基因型是­_______,F2红果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___。
(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____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__。

如图是人类染色体的连续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2)④的特定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做了如下标记,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实验前的情况见下表:


噬菌体
细菌
脱氧核苷酸
标记32P
31P
氨基酸
32S
标记35S

(1)子代噬菌体的DNA应含有表中的______和______元素。
(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________元素,都有_______元素,这是因为_______ ____。
(3)此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花三叶草有叶片内含氰(HCN)和不含氰两个品种。已知氰化物的产生途径是:

(1)除图示方式外,基因决定性状的另一条途径是
(2)某植株叶片内含氰,其基因型可能是
(3)现有两个能稳定遗传的不产氰亲本杂交,获F1自交,在F2中会出现产氰和不产氰两个品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F2中不产氰和产氰植株的理论比是
(4)在不产氰叶片提取液中分别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有可能在提取液中得到氰(可用一定方法检测),根据此原理可以设计实验来推断F2中不产氰植株的可能基因型。现提供中间物质和酶2,请完成对F2中不产氰植株基因型的推断过程:
①取待检植株的叶片制成提取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