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l和图2。
(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 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 ;
b. 。
Ⅱ.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 。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人,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 。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
如图为人类“治疗性克隆”大概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人类“治疗性克隆”属于生物工程的________技术。
(2)科学家将患者的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中,而不是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
(3)“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仍然具有________。相同的胚胎干细胞“克隆”的结果各种各样,如有的是胰岛细胞,有的是血细胞,有的是心肌细胞,究其本质原因是基因________的结果。上述“克隆”过程是建立在胚胎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基础上的。
(4)如将上述技术用于“克隆人”则需要进行________过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反对进行“克隆人”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两个种间植物细胞融合和再生植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一~八表示各主要步骤)
(1)从步骤一到步骤二是植物细胞形成____________的阶段,其关键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步骤二到步骤三一般要用____________作为促融剂。
(3)步骤四为____________过程。
(4)在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中,与组织培养有相似之处的步骤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八表示选择体细胞杂种植株,杂种植株在形态上表现为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6)该项研究解决了育种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单独给X处一适宜刺激时,膜内电流的方向是,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激素;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
(4)若该图中分泌物a为胰岛素,则细胞甲为________________,引起细胞甲释放分泌物a的另一刺激是。
(5)科学研究表明: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高于正常水平,其患病原因是体内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说明该病人还患有疾病。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口渴”症状,是因为水分过多流失,造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刺激而引发的。
神经性药物P具有降低与受体相结合的乙酰胆碱的分解作用。为验证它的生理功能,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下图为神经肌肉接点的放大)、药物P、生理盐水。
(1)实验原理
本实验可以通过观察比较药物处理前后和测量变化来验证神经性药物P生理功能。
(2)实验思路
①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测量仪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
②用适宜强度的刺激刺激坐骨神经,并记录电位变化,如图所示。
③一段时间后,向培养皿加入。
④用与第一次刺激相同强度的刺激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相应位置,并记录电位变化。
(3)预期结果(用曲线形式表示)。
(4)分析讨论:为什么第二次刺激的强度要与第一次相等?。
早在1926年,科学家就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据研究,赤霉素(GA3)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细胞壁里的Ca2+有降低细胞壁伸展性的作用,有人用赤霉素消除细胞壁中Ca2+的作用来解释赤霉素促进细胞延长的原因。据报道,用CaCl2处理莴苣下胚轴,生长变慢;当加入GA3(50 μmol)后,生长迅速增快,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
(2)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和。
(3)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证明Ca2+抑制植物生长,而赤霉素通过消除细胞壁中Ca2+而促进植物生长。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和赤霉素溶液、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若干、蒸馏水。
实验步骤: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若干,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向甲组植物加入,乙组加入等量蒸馏水。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植物的生长状况。
④向甲组植物中加入,乙组不作特殊处理。⑤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植物的生长状况。实验结果:甲组植物加入CaCl2溶液后,,加入赤霉素后正常生长,乙组植物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