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a、b、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b溶解并产生气泡,a、c不反应;另将a放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c。据此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b、a、c | B.c、b、a | C.b、c、a | D.a、b、c |
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
B.用硫磺燃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 |
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
D.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 |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
B |
C |
D |
![]() |
![]() |
![]() |
![]() |
向一定量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 |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向盛有一定量H2O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MnO2 |
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 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后质量/ g |
1.6 |
X |
0.9 |
2.2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X=5.3
C.丙、丁一定是单质
D.该反应中变化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84: 53
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和碳酸钙粉末:加水 | B.羊毛线和棉线:灼烧闻气味 |
C.氮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 D.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
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是金属 | B.“干水”与“干冰”成分相同 |
C.“干水”是纯净物 | 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