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材料一: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材料二: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十分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80%以上高端技术仍依靠从国外进口。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多数产品还处于中低档,在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建设制造强国要加强党的领导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政府和企业在推进国家建设制造强国中的作用。
小张的父母因为所在单位改制而先后下岗,共获得一次性相关补偿10万元。下岗后在外企做临时工的妈妈提议用这笔钱投资股票。在小区做保安的爸爸则建议买国债,长年患病的爷爷认为应为全家买人身保险,而正在上高一的小张则请求家里把这笔前存银行定期,以便为自己将来上大学做好资金准备。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和小张家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份家庭理财方案,并说明理由。
我国南方某药业集团确立的经营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质量为核心,以管理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效益为目的。本着这一经营理念,该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处于我国药业的领先水平。
结合材料,说明该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能够一直领先?
某校高一(5)班同学围绕"中学生消费面面观",组织了一次综合探究,通过采访,他们收集到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对消费的不同见解。甲同学说:"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乙同学说:"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在活动中,他们还了解到,如今城市有一群年轻人,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虽然这群人有着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可也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而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
(1)对于甲、乙两位同学的消费观念,结合个人的实际,你更推崇哪种消费理念?并阐明理由。
(2)面对国情与实际,你认为"月光公子""月光公主"要想成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情境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情境二: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提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情境三: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筹办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下列是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1998年 |
葡萄牙 |
里斯本 |
海洋——未来的财富 |
1![]() |
中国 |
云南 |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
2000年 |
德国 |
汉诺威 |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
2005年 |
日本 |
爱知县 |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
2008年 |
西班牙 |
萨拉戈萨 |
水与可持续发展 |
2010年 |
中国 |
上海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注: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创意。
(3)结合图表,从认识论角度回答:历届世博会主题的确立反映了哪些道理?
(本题22分)
|
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下列表格,让同学们进行研究。
应该怎样做 |
为什么要这样做 |
|
全国人大 |
||
国务院 |
||
全国政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