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既是国家提升治理能力的利器,也是每个公民权利和力量的源泉。
材料一:2014年10月20-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总目标,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这就是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M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欧美法律体系中的有益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事件,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的独特优势,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建设一批宣传法治文化的主阵地。
(1)结合材料,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如何贯彻系统优化智慧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M 市上述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启示。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此从文化层面提出两条具体做法。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分) 公民求助的主要途径及意义是什么?(6分)
作为公民,假如你参加了一次针对中学生泡网吧现象举行听证会,请写出你为有利于禁止这种现象提出三条措施的发言要点。(10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听取中国工程院有关专家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汇报。温家宝指出,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制定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决策过程?(5分)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5分)
山东省“严打整治百日会战”开展以来,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543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3490余名,打掉各类犯罪团伙1480多个,有力遏制了刑事犯罪活动上升的势头,维护了全省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
联系材料分析,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0分)
2010年1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西藏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迫切需要。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对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出合理化建议。(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