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小实验.他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B处),绳的另一端系在直杆的A端,杆的另一端C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在杆的A端悬挂不同重物,并保持静止.通过实验会感受到( )

| A.绳子是被拉伸的,杆是被压缩的 |
| B.杆对手掌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杆由C指向A |
| C.绳对手指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绳由B指向A |
| D.所挂重物质量越大,绳和杆对手的作用力也越大 |
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5 eV,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到a |
| B.a、b两点间的电压是5 V |
| C.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5J |
| D.因零电势点未确定,故不能确定a、b两点的电势 |
如图所示为点电荷a、b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异种电荷 | B.a、b为同种电荷 |
| C.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 D.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某一电场中的电场线的分布情况.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若不考虑其他力,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粒子是从A运动到B,则粒子带正电;若粒子是从B运动到A,则粒子带负电 |
| B.不论粒子是从A运动到B,还是从B运动到A,粒子必带负电 |
| C.若粒子是从B运动到A,则其加速度减小 |
| D.若粒子是从B运动到A,则其速度减小 |
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相距为d,已知a点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ab连线成30°角, b点的场强方向与ab连线成120°角,如图所示,则点电荷Q的电性和b点的场强大小为
| A.正电、E/3 | B.负电、E/3 | C.正电、3E | D.负电、3E |
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 V,b点的电势为24 V,d点的电势为4 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 A.8 V | B.6 V | C.12 V | D.24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