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某地
材料二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 |
径流减少率(%) |
侵蚀减少率(%) |
20 |
15 |
55—30—20 |
40 |
30 |
80—50—40 |
60 |
60—50—30 |
95—89—80 |
80 |
75—60—50 |
98—89—80 |
≥90 |
70 |
100—95—90 |
(1)在地质作用中,图中呈现的沟谷相间的景象,是 作用造成的。
(2)据材料二可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
(3)根据材料判断,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 。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请根据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简述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
(4)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起来说,其危害主要表现为 和 、 两个方面。
(5)针对题中黄土高原生态问题的治理,可以采取 措施、 、 措施等工程措施。
读两幅图,回答:
⑴A图反映出的主要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A图中主要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
⑶图B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A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噪声污染主要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山,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飘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五色无嗅,可饮可浴。
⑴黄山位于________省南部的江南丘陵,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由________岩构成,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
⑵黄山的标志性景观是________。
⑶黄山“四绝”中,属于气象与气候景观的是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________。
⑷若想观赏到变幻莫测的“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_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_。
⑸在游览黄山的“怪石”时,若想欣赏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时必须________。
读下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 。
(2)图中伞表示的是_______,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____层,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产生图示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
(3)图示环境问题将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只少两点)
“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A处宜发展______ 。B处适宜发展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 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_C处宜发展____ __生产,D处宜发展__ ___生产。
(2)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推广______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 ___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下面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问题:
⑴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