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 A.抨击罗马教廷 | B.推销“赎罪券” |
| C.反对宗教改革 | D.倡导宗教宽容 |
中共“八大”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突出反映了我国()
|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
| B.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尖锐 |
| C.社会生产力非常落后 |
| D.经济体制非常陈旧 |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优先发展轻工业 |
|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 D.优先发展新科技产业 |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其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
| B.近代民族工业技术极为落后 |
| 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单薄 |
| D.本国封建反动势力沉重压迫 |
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商品的涌入 |
| 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
| C.繁重的捐税负担 |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