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 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 |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
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
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
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D.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
菲力普·肖特在《毛泽东传》中说:“在当年(1970年)国庆节那天,周恩来带着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夫妇,去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这是一种空前的姿态:从未有一个外国人获得过如此殊荣。‘很不幸’,基辛格以后承认,‘他们的表达方式太曲折了,我们西方人粗疏的心灵完全错失了这一关键点’,在过了一段长时间后,他才意识到……。因此,第二年春天,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态”。材料表明
①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即将打开
②与美国的对话得到毛泽东的支持
③中美关系的改善存在一些障碍
④中美关系的改善既有渐进性,也有曲折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55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说:“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表明中国政府
A.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B.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D.愿意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
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在资金、资源和技术等方面为重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不包括
A.逐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 B.逐步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 |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D.掀起“大跃进”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