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A.西汉时期 | B.魏晋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
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
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此语意指
A.绝大多说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日常经验 |
C.爱因斯坦的理论与人们日常生活无关 |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的艺术家 |
1961年,邓小平同周恩来、陈云等一起制定了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主要是为了:
A.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 | B.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
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的理论与观点,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
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命
④农民问题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A.④③②① | B.①②③④ | C.④③①② | D.③④①② |
160年前的那年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一家并不起眼的印刷所,印刷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其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主要
依据是:
A.1922年苏俄农民无偿获得了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
B.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的权利 |
C.苏维埃政权免去农民的赋税 |
D.农民能够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