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明清时期 ( )
| A.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
| B.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
| C.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
| 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 |
“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
|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
|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
| D.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 |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的相似之处有①都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②主张向西方学习③不反对专制主义政治体制④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别墅”在今天仍是人们追求的高档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开始出现。其最初风格特点是()
| A.传统为主 | B.中西合璧 |
| C.完全欧化 | D.西式为主 |
下图阴影线部分表示中国在近代某次战争后被迫割让的领土。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中法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不应该称之为“夷”。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